墨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墨水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台湾冠籍平和县的地名

发布时间:2020-07-17 17:53:16 阅读: 来源:墨水厂家

嘉义县民雄乡各村地名分布图,平和村双援位于民雄乡西部。

琯溪张氏族谱。

▲琯溪宗祠,又称小溪张姓祖厝、慎远堂、清河宗祠。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始建,1934年重修,位于南投县南投市平和里。

▲漳州市平和县三平寺

平和县位于漳州市西南部。元至治年间(1321—1323)析龙溪、漳浦、龙岩3县部分地置南胜县,属漳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更名为南靖县。明正德十二年(1517)置清平县。正德十三年(1518)析南靖县清宁里、新安里2里共12图及漳浦县地建置平和县,因“河头等俱属平河社”,故取名“平和县”。另说“平和”取之于“寇平民和”,“平定咸和”。1949年县治从九峰迁小溪。

平和是台湾汉族移民的重要祖籍地,居民有闽南人、客家人。清顺治年间,平和县入台的有刘、朱、李、林、曹、吴、范7个姓;康熙年间至同治年间迁台的有赖、许、何、卢、龚、官、高、陈、黄、郑、曾、叶、孙、方、杜、蓝、冯、田、巫、郭、杨、温、姜、柳、江、阮、谢、蔡、庄、王、钟、骆、周、游、汪、卓、余、赵、董、徐、罗等43姓。共有50个姓。据族谱记载,平和县各姓共有879个渡台祖,分别在台南、高雄、彰化、南投、嘉义、台中、台北、淡水、宜兰等地开基。祖籍平和的台中雾峰林家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林爽文、庄大田、吴凤等均为台湾历史名人。

现台湾已知的平和县冠籍地名至少有9个27处,分布的县市乡镇面比较广,以平和里命名的冠籍地名有宜兰县宜兰市坤门,台中市北屯区、南区,云林县虎尾镇、彰化县彰化市、田中镇,南投县南投市,嘉义县嘉义市,屏东县屏东市。其中台中市原二分埔就划分为以平和县地名的平字冠籍的衍生的地名有平和里、平安里、平德里、平顺里、平阳里、平心里、平福里;平田里、平昌里、平兴里等10个里。以平和村命名的冠籍地名有彰化县大村乡、嘉义县民雄乡。此外,还有云林县虎尾镇平和里平和厝、彰化县彰化市平和里平和厝。嘉义县水上乡水头村的庵后,南投县南投市平和里的琯溪宗祠,嘉义县水上乡宽士村和云宫等冠籍地名。在台湾命名平和的街、路、巷至少有13处,但有的只是与平和县地名同名,其中已知属平和县冠籍地名的有台北市大同区原有平和街、南投市有平和里平和街2处。

由于平和是吉言佳字,台湾有一些平和村里地名属于采用吉祥用语而命名,而与平和县同名。据统计,2000年的台湾村里命名为平和的村里有18个,其中有许多是漳籍人聚居区或平和县籍移民入垦聚居区。现以南投市平和里、嘉义县民雄乡平和村、水上乡水上村庵后为例介绍。

平和里:位于南投县南投市中部,旧属包尾庄,属台湾县南投保。清乾隆初年,平和县小溪张姓第十四世张良德从平和县小溪迁台,开基今南投市,形成张姓琯溪派下或称小溪派,张姓族人建有平和里张宅琯溪宗祠。据1980年编修南投《张氏族谱》所载,开台始祖一百三十九世名良德公(铁崖派十四世),讳永琏,字斯石,约在清乾隆初年从漳州平和县琯溪东渡海峡来台湾居住,为渡台始祖,生子三人,形成了铁崖公派。乾隆初年,诏安县二都官陂廖日旺派下廖廷苍、廖廷营入垦包尾,于乾隆年间形成聚落,建有萧氏祖祠。日据时,平和里属包尾大字。1926年,南投街即今南投市为纯漳州府籍聚居地,有22500人,占汉族总人口的100%。

台湾光复后,包尾大字析分为平和里、振兴里、千秋里。平和里世居居民以漳籍陈、张、廖姓为主。2001年,平和里的张姓有161户,居第三位,廖姓居第六位。千秋里的千秋斗聚落也是以平和县籍的张姓为主,振兴里的包尾聚落以漳籍陈、廖姓为主。南投市平和里有平和街、平和国小。

平和村:位于嘉义县民雄乡西部,旧属双援庄。台湾光复后,改为平和村。平和村旧聚落有双援、顶店仔、柴头仔、番仔沟等。双援是民雄地区何姓的开基祖地,祖籍均是原漳州府平和县即今为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乡何地。双援于明郑时期由明郑部将采取屯田政策,招徕漳州移民开垦,开垦双援的明郑部将何姓来自云霄何地。据云霄《何氏族谱》所载资料,自明隆庆间何地何彦保长子种德、次子温朴派下赴台开基,可分为种德、温朴两支脉第八世至十六世子孙,初始为种德支脉派下金钩何纶的第八世长房、三房,之后两支脉的第九世、十世相继迁台且人户不断增多。清乾隆二十年(1755)何子祥修《何氏家谱》,据记载何氏1—13世系中迁台情况统计,至乾隆二十年,何地何姓迁台总人数已达397人。据此,何姓在明郑时即顺治、康熙时入垦民雄后,于乾隆间又有一批漳籍何姓入垦民雄。乾隆十八年(1753),何地何氏修建何氏家庙,址在今云霄县马铺乡枧河村后厝自然村。据《何氏家谱》记载情况,迁台何氏捐助修建宗庙捐资物有251人(户),折合银共1415大圆,大部分来自嘉义民雄各何氏聚落。据民雄平和村何大宗祠记载,乾隆中叶(1756—1776),何地族亲何来、何寝、何侃仪、何复、何笑、何刚毅等,陆续渡海到台入垦今嘉义市及民雄乡。乾隆五十四年(1789),双援聚落地名出现在台湾古文献资料记载中。

何地是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乡一带何氏聚居地的总称,清嘉庆三年(1798)设置云霄抚民厅。平和县安厚约的何地、马铺、呈奇岭(车墩、龙镜等)、峰头等25保被划入云霄。因此,民雄乡平和村何姓祖籍地应属今云霄县马铺乡何地。不管是平和,或是云霄,还是嘉义,漳台何姓同出一脉。

庵后:位于嘉义县水上乡水上村,移用自平和县安厚镇旧地名庵后。水上村原名水崛头。明末清初,平和县安厚镇赖姓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清康熙元年(1662)漳州府平和县石桥社人赖姓屯弁随郑成功迁台,居于水崛池边役事屯垦,称水崛头,后来人口聚增成小街规模。光绪十三年(1887)称水崛头街,属台南府嘉义县嘉义西堡,改称为水上庄第二堡。台湾光复后,划分为水头村、水上村。水头村旧聚落地名有水上聚落、店仔后聚落、外林聚落、吴竹仔脚等。水上聚落、店仔后是祖籍平和县赖姓的血缘聚落。康熙年间,最早入垦定居水上村的是平和县坂仔镇仁山村石桥的赖姓。水上聚落又分为后厝仔、营盘、崛平、糖间等小聚落。店仔后聚落原名庵后,康熙年间平和县安厚赖姓入垦,移用自赖姓开基祖赖熙的原乡地名。据古文献资料,水上村庵后赖姓聚落形成在乾隆年间之前,据传当时十分兴旺,约有100多户,现赖姓占61.29%。同治十年(1871),水头村庵后始建保安宫,主祀保生大帝。庵后聚落因位于水崛头街区店铺后西侧,后逐渐称改为店仔后。外林聚落为漳州府曾碧然所开垦,现是以林姓为主姓的杂姓中型集村。

据《清史稿》载,平和“南靖故城,县丞驻。镇二,南胜、庵后。”清时设镇,平和县庵后镇因圩场设在文殊庵后面而得名。光绪年间,庵后圩为平和县四大圩场之一。后经雅化为安厚。1984年改称安厚乡,1995年改镇。

留学生回国代理

回国看视频

网易云版权